当前位置: 行业管理>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通信市场混乱在即 竞争是消费者的福音
发布时间:2003-03-06      来源:      阅读量:22      分享:

2003-03-06 项立刚/(电脑报)

  由于通信固网建设需要较大的投入,发展空间不大,并且有相当多的固网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02年8月底,全国移动电话本地通信量占到本地电话业务总量的89%,分流了固话业务)。把移动通信作为电信运营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各大运营商的战略重点。但是不对称管理原则,把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大运营商阻挡在移动通信市场之外,面对着庞大移动通信市场,这两大运营商都祭起了一件法宝——“小灵通”。

  “小灵通”重写移动通信市场格局

  尽管对于“小灵通”,电信运营商们有着多种说法,不过它实质上就是一种移动通信技术。只要愿意,“小灵通”完全可以和各电信网连接起来,漫游只是愿意不愿意,决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尽管“小灵通”一直没有拿到信息产业部的运营牌照,但是因为其价格便宜,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同时对于完全被挡在移动市场之外电信和网通,管理部门也不愿意痛下杀手,“小灵通”就在生死存亡的挣扎中,终于没有被完全扼杀掉。

  据电信部门统计:仅仅3年的发展,“小灵通”的用户数已经达到1000万户,这还是在运营商害怕政策变化,不敢大规模建设的前提下所取得的结果。

  发展“小灵通”

  可以起到一石几鸟的效果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发展“小灵通”有充分的理由:

  首先,“小灵通”可以增加话务量,建设成本增加并不高。“小灵通”实现通话仅需要基站和固定环路,对于电信和网通来说,只需要投入基站的建设费用,充分利用自己的本地网资源就可拦截更多的话务量。

  其二,“小灵通”较低的话费,切分了移动和联通的用户群,在实现收入的前提下,同样也能成为未来的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砝码。一旦拿到移动牌照,这些“小灵通”用户通过优惠条件转网,将会成为电信、网通手机用户的基础。从而避免有朝一日电信、网通拿到移动牌照后,才发现大部分用户已经被移动和联通分割,要从别人的手里夺回用户群可是十分困难的。

  其三,通过发展“小灵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给管理部门施加压力,要逼出自己的移动牌照。管理部门没有把“小灵通”作为发展的首选,政策是很明朗的,不然不会迟迟不给“小灵通”发牌照。但是管理部门现在已经无法完全制止“小灵通”的发展了。要想停止“小灵通”的大规模发展,只能发放另外的移动牌照给电信、网通。

  因此,在电信拆分完成之后,虽然管理部门和运营商多次交锋,在相互施压和妥协的过程中,电信和网通还是选择了发展“小灵通”。不但全国各地已经战火燃遍,就是一直被视为“小灵通”禁地的北京、上海、广州也已经面临全面的突破。对于已经有了千万用户的“小灵通”,管理部门的选择已经不多,要么就是发放牌照,让“小灵通”合法化,要么发放新的移动牌照,由运营商自己去做技术选择。

  “小灵通”引发

  更惨烈的市场争夺战

  “小灵通”最大的优势是其价格优势,在目前的定价体制下,GSM和CDMA手机的定价,运营商都没有最终的决定权,目前的手机话费的价格过高,一方面给移动通信运营商带来高额利润,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它们处于竞争的劣势。凭借较低的话费(见表1,各大城市可能稍有差异),“小灵通”不需要大量做广告,也不需要像CDMA那样送手机,每在一地推广,就会刮起一股“小灵通”的旋风,迅速打开市场。

  针对这一情况,移动和联通必须巩固其市场,因为移动、联通的通话费定价有着较大的降价空间,也就有了打价格战的资本。哪个地方上了“小灵通”,哪个地方价格战也就更加惨烈。各家运营商都采用各种手段(提供了各种优惠套餐),以较低的价格(见表2,各大城市可能稍有差异)吸引用户。随着“小灵通”业务在全国进一步铺开,这种价格战还会更加激烈。

  单向收费并不会让“小灵通”出局

  价格是市场竞争最有效的手段,这也是各大厂商屡试不爽的真理,在各运营商拼服务、拼管理的同时,肯定也会拼价格。信息产业部指导思想也是加强互连互通的监管,放开价格的控制。国家放开价格由运营商自主定价的那一天总会到来。社会上长期呼吁的单向收费,总有一天也会成为现实。

  移动单向收费和价格放开会不会造成“小灵通”的出局呢?短期肯定不会,因为目前中国已经拥有1000万的“小灵通”用户,在今年的大力推动下,这个数字还会有较大规模的增长。足够的用户数,决定了“小灵通”必须运行下去。在正常的成本定价的基础上,“小灵通”还是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因为它基于已经建设完善的固定网,建设成本较低,同样它也有降价的空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以利用价格的优势,取得市场的主动地位。当然长期来说,“小灵通”也许会失去价格优势,但通信业的主流技术是不会5~10年不变化,而“小灵通”本身也不会不变化,现在“小灵通”已经有大功率的机站,新的GSM和“小灵通”双模手机不久也会上市,目前“小灵通”的数据传输速度较GSM要快,运营商和制造商也都希望基于PHS技术,寻找一条向3G平滑过渡方法。在一段时间内“小灵通”不会出局,长远来说,无论是“小灵通”、GSM还是CDMA都会被先进技术代替,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竞争是消费者的福音

  未来的通信业将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无论是运营商和制造商都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只能通过竞争的手段争取到有利地位,依靠政策获得垄断地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消费者而言,竞争的加剧必将带来更好的服务、更低的价格、更多的可供选择的通信产品。

  有一种意见说:过度的竞争,通信运营商得不到较高的利润和积累,将无能力进行网络的建设和新业务的开发。这种可能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出现,电信网建设完成后,虽然也需要维护成本,但是这种成本很低,在现在的价格体系下,运营商尤其是移动运营商具有极高的利润率,让利于消费者完全可以做到。

  移动通信市场多种技术竞争的最终结果是价格体系的重新建立,单向收费、降低费率都会成随着竞争的加剧成为现实,而竞争越激烈,这一天就来得越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