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行业管理>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虚拟运营商要掀新革命?
发布时间:2003-02-08      来源:      阅读量:26      分享:

赛迪网

  2003年是中国电信改革走向深入的一年,六强相争,寸土不让,殊不料却为一直低调的虚拟运营商提供了一线商机。虚拟运营商就像不断向前的小卒子,一旦过了楚河汉界,其威力或许能给电信业一次新的革命。

  虚拟运营渐露峥嵘

  临近春节,几条关于虚拟运营商的消息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国内即时通讯的领头羊--腾讯公司依托中国移动推出"12586语音在线"服务,即全球通用户使用QQ拨打异地的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收费标准仅为1.00元/5分钟,约合0.20元/分钟;人民解放军总参通信部联合中铁通,推出长城IP电话卡,方便广大官兵利用军用电话拨打地方长途电话,其资费标准为0.30元/分钟,购卡时还有8折优惠。另外在2002年,虚拟运营商也有不少新闻事件,如城际电迅联合中铁通和中国人寿保险共同推出了含有保险功能的长途电话卡,中青旅电讯联合中联通以"白送CDMA手机"切入虚拟运营市场。

  这些新闻一方面表明近期虚拟运营市场呈现日趋活跃的态势,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站在虚拟运营商后面的基础网络运营商希望凭借虚拟运营的活力,为自己参与市场竞争增加重要的砝码。可以想象,今后的市场竞争将不仅仅是网络运营商之争,还将是网络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虚拟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

  按照虚拟运营商的业务范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润讯、鸿联九五和腾讯等企业为代表的基础电信业务转售服务商,另一种是以263在线等企业为代表的ISP和增值业务提供商。当然,这种划分方法不是很准确,因为越来越多的虚拟运营商以多种业务方式运营,并取得很好的业绩。如润讯与中电信的长途电话业务代理及分销、与中移动开展的GSM终端销售代理、1860业务外包、1258合作业务等就属于第一种类型;润讯与网络商进行的VOIP、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中心的合作属于第二种类型。

  目前,虚拟运营在国际上也渐渐成为一种潮流。在欧洲等地区,以维真(Virgin)为代表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发展得比较成熟,其增值服务的收入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MVNO所提供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手机捆绑销售、语音邮箱平台、预付卡系统、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个性化的无线应用服务、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移动虚拟专用网络、移动交易、移动上网服务和统一信息服务平台等。

  虚拟而又真实的价值链

  在现代化专业分工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产品在到达最终用户的过程中,其间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参与,通信服务也同样如此,这样就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但是由于电信行业具有高度的垄断性,使得一个企业有可能赚取从生产、销售到服务全过程的所有利润。原中国电信就曾是掌握从销售到服务两个重要过程的电信巨无霸,即便是电信发展到今天,依然存在象LG那样身兼终端制造商、系统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三重身份的企业。众所周知,电信市场的语音业务将逐渐萎缩,而数据业务快速增长。曾有业内人士说过,卖语音不需要帮手,在马路上放个箩筐都可以卖,但卖数据业务需要大量的帮手。在这句话的潜台词中,孕育着虚拟运营商的巨大商机。(如图)


  首先是内容提供商(SP)的巨大商机。三大门户网站凭借小小的短信实现了盈利,这是几年前,谁也不曾料想的事情。中移动联合诺基亚推动移动梦网平台的建设,中联通携手高通成立合资公司,促进BREW平台(无线二进制运行环境)在中国的发展,都可以看作网络运营商寻找帮手的有力例证。当然,这只是打造通信产业链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这些平台的开放,为更多的中小型SP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们将能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带来丰富多彩的数据业务,从而不断细化电信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和不同价格的电信服务。

  其次也为网络运营商也提供了商机。其实在每个虚拟运营商的背后都需要网络运营商的基础网络来支撑,但是由于视角不同,网络运营商往往缺少勇气和革命精神,来面对新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IP技术刚进入电信领域的时候,网络运营商对IP电话等新业务采取了抵触情绪,害怕IP电话抢走传统语音业务的饭碗。而虚拟运营商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具有良好的品牌、通畅的分销网络、丰富的营销经验和较强的业务创新能力,直接面对某个群体的消费者,理解他们最迫切的电信需求,从而能创造出最合适的业务。虚拟运营商的参与,为支持他们的网络运营商参与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第三,还为电信设备制造商提供了商机。原来电信设备制造商一直面对网络运营商,做出来的产品未必能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而消费者的新需要也不能通过顺畅的渠道反映到制造商那里。虚拟运营商创造了新业务,同时也可以直接对制造商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说现在的手机需要提供彩信或彩e的MMS服务,需要提供网络游戏功能,需要提供位置服务功能,这些都给设备和终端制造商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够提供这些功能的设备制造商将能在市场上如鱼得水。

  最后为电信消费服务的销售和终端产品销售提供了商机。所有电信的价值最终都要通过市场人员来实现或通过销售来体现。另外售后服务环节上,虚拟运营商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电信的售后服务一直为中国消费者所诟病,如有虚拟运营商的加入,服务的整体水平自然会提高。 

  可以说,虚拟运营商是新近加入电信产业链的一环,但却有可能形成最重要的一环,它的发展壮大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给电信产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那么国内的政策制定者对待虚拟运营将持什么态度呢?

  国内虚拟运营的政策环境

  总的说来,国内的虚拟运营政策环境将会越来越宽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按照中国政府的承诺,在增值电信业务领域,入世第二年即允许外资持股在30%左右;入世后第三年,外资在部分城市增值电信的股权即可达到49%;"入世"后第四年,外资可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例不超过50%。按照这个时间表,国际的电信巨鳄将于2005之前全面进入中国的电信增值业务市场。

  为了面对这一挑战,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条例和规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2000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条例第13条对经营电信增值业务企业的资格和经营范围做出了限定;2002年1月,信息产业部颁发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经营增值业务企业需具备的条件也做了更加具体的规定;200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对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只能投资从事电信增值业务的企业),也做了详细的规定。

  由于通信网络的天然垄断性,造成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互连互通事件层出不穷。现在虚拟运营商又要加入这一战团,这将为电信监管制造更多的麻烦。好在中国的"电信法"正在紧张讨论和起草过程中,一旦形成正式法规,必将为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为保护虚拟运营商的合法权益,为壮大虚拟运营商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虚拟运营商的未来不是梦

  学术界关于虚拟运营的讨论已经不少,得到共识的是虚拟运营商的未来将会多姿多彩,但是究竟到何时才能发展壮大,成为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还存在不少争议。笔者对此报乐观态度,而且相信在2005年之前,虚拟运营商将不再是网络运营商的附庸,它将成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真实运营商。

  IDC公司的预测报告也在支撑着笔者的观点,在一份名为"虚拟电信企业:有效的CAPEX商务模式"白皮书中透露,到2005年,英国采用虚拟经营模式的服务提供商数量将比现在增加50%,而且那些采用虚拟商业模式的企业的利润率可高达35%。在目前萧条的电信行业中,虚拟运营商的高额利润使得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这场争夺中。

  目前,国内即将步入的后宽带时代,前期大量上马的宽带网络工程已经完工,但是那些参与跑马圈地的网络运营商却不无尴尬地发现,宽带网络中严重缺乏宽带应用,也就是说,马路虽然修好了,但是上面却没有车来跑。未来几年,宽带网建设的重点将是造"车"运动,虚拟运营商特别是宽带内容提供商将大有可为。

  有关专家认为,未来几年内,移动虚拟运营市场会呈爆炸性增长。由于2.5G和3G时代的到来,对移动增值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欧洲已有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希望涉足移动虚拟运营行列。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也认为,改变以往移动网络运营商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模式,而是由虚拟运营商来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和增值服务,这样的模式才有利于2.5G和3G市场的快速形成和成长。

  由于虚拟运营商的出现,网络运营商可以集中精力于网络运行管理,由虚拟运营商开拓广阔的市场资源,双方的合作可以实现利润的扩大化和市场的扩大化,而用户也因此而得到了更优质的服务。可以说,这一模式是一个三赢的模式,可以预见虚拟运营商的未来不是梦!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